您的位置:首页 > 天气生活

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什么 什么是编年体史书

更新时间: 2024-05-15 18:34:31

导读:史书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,它们不仅记录了重要的历史事件,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。通过阅读这些史书,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。那么,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什么?什么是编年体史书呢?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

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什么

宋神宗熙宁年间,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,上疏请求外任。熙宁四年(公元1071年),他判西京御史台,自此居洛阳15年,不问政事。在这段悠游的岁月,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《资治通鉴》。

《资治通鉴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元前403年),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公元959年),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,历经19年编辑完成。他在《进资治通鉴表》中说:“臣今筋骨癃瘁,目视昏近,齿牙无几,神识衰耗,目前所谓,旋踵而忘。臣之精力,尽于此书。”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,成书不到两年,他便积劳而逝。《资治通鉴》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,司马光都亲自动笔,不假他人之手。清代学者王鸣盛说:“此天地间必不可无此书,亦学者必不可不读此书。”

《资治通鉴》是我国第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,记载了很多有价值的关于军事、经济、文化、学术思想、史学等方面的史料。《资治通鉴》所搜集的材料十分丰富,据估计,《资治通鉴》所引之书多达300多种。作为我国一部极为重要的编年史,不仅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统治经验,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。全书体例严谨,前后脉络分明,语言文字也极为简练。这些对后世史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

什么是编年体史书

编年体史书是以时间顺序记述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体裁。其特点包括:

以时间为纲,按年代顺序记述历史事件。

记载内容广泛,包括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等各个方面。

文字简洁,没有过多的修饰。

注重史料的真实性,客观公正地记述历史事件。

中国编年体史书的发展历程:

中国编年体史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,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:

先秦时期:这一时期出现了最早的编年体史书《春秋》。

两汉时期:这一时期出现了《史记》等重要的编年体史书。

魏晋南北朝时期:这一时期出现了《资治通鉴》等大型编年体史书。

隋唐时期:这一时期出现了《旧唐书》等重要的编年体史书。

宋元时期:这一时期出现了《宋史》等重要的编年体史书。

明清时期:这一时期出现了《明史》和《清史稿》等重要的编年体史书。

结语:以上是小编整理的“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什么,什么是编年体史书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

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什么 什么是编年体史书 相关文章

标签:

如有意见、反馈、侵权或投诉等情况,请联系:

电话:
邮箱:

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!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? 2009-2020 15tqs.com

滇ICP备2022007697号-123